那是在一个朋友的生日聚会上。灯光有点暗,人声嘈杂,他坐在角落的沙发里,安静地喝着啤酒。我们目光相遇的那一刻,我心里咯噔一下——完了。不是那种浪漫的一见钟情,而是某种更深层的东西在告诉我:这个人会改变你的人生轨迹,而且不是往好的方向改变。
他结婚了。有个五岁的女儿。这些信息像标签一样贴在他身上,我第一眼就看见了。可当他在我身边坐下,很自然地问“你是不是也觉得很无聊”时,所有这些警告信号突然都变得模糊不清。
我们开始聊天,从喜欢的电影聊到各自去过的地方。他说起曾经在青海湖边看见的星空,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我看着他说话时微微皱起的眉头,心里有个声音在说:停下,现在就找借口离开。可我只是坐在那里,点了点头。
后来他送我回家,在小区门口,我们站了十分钟。夜风吹过来,带着初夏特有的那种暖意。我知道他应该道别了,我也应该转身离开。可当他说“下次还能见面吗”,我听见自己说:“好。”
这就是一切的开始。那个简单的“好”字,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第一次产生真正的负罪感,是有天晚上他正在我家,手机响了。他走到阳台接电话,我隔着玻璃门看见他的背影。声音听不清楚,但能看见他点头的样子,很温柔。挂了电话,他走回来,什么都没说。我也不问,但我知道是谁打来的——他女儿,每天晚上都要听爸爸讲故事才能睡着。
“她问星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他忽然说,声音有点哑。
我挤出一个笑容:“那你怎么说的?”
“我说,因为星星知道地上有小朋友在看着它们,所以会牢牢挂在那里。”
那一刻,我心里疼得厉害。不是嫉妒,是一种更深的东西——我突然清晰地意识到,我正在伤害一个从未谋面的小女孩。也许现在不会,但总有一天会。这个认知像根刺,扎在我心里最软的地方。
我们在一起三个月后,他妻子好像察觉到了什么。不是发现了具体证据,就是女人的直觉。她开始更频繁地给他发消息,问他什么时候回家,问他周末能不能一起带孩子去动物园。每次他的手机亮起,我的心都会猛地一跳。
有次我实在受不了,说:“你要不删了我的联系方式吧。”
他看着我,很久才说:“我试过。删了又加回来,反反复复三次了。”
“为什么最后还是加回来了?”
“因为做不到。”他说这话时眼睛里有种近乎绝望的坦诚,“我知道这样很自私,很混蛋。可每次想彻底断掉,就觉得像要亲手把自己生命里最重要的一块挖掉。”
我哭了。不是感动,是害怕。害怕我们都在一条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害怕我们正在变成自己都看不起的那种人。
最煎熬的是那些普通的日子。他陪家人过周末,我在家里坐立不安;他给孩子开家长会,我在咖啡厅发呆;他们全家出去旅行,我连给他发条消息都要算着时差。等待成了我生活的主旋律,而等待的间隙里,充满了自我怀疑和谴责。
朋友劝我分手,说长痛不如短痛。道理我都懂,可感情这东西,从来不讲道理。它像藤蔓一样,不知不觉已经爬满了你的整个世界。拔掉它,等于撕掉自己一层皮。
有一次,我偶然在商场遇见了他们一家三口。他推着购物车,妻子在旁边挑选商品,女儿坐在推车的儿童座上,手里拿着个气球。那画面太完整了,完整得让我觉得自己像个不该存在的错误。我赶紧躲到货架后面,心跳得像要冲出胸膛。透过货架的缝隙,我看见他弯腰给女儿系鞋带,动作那么自然。那一刻我清楚地知道,我永远无法取代那个位置,也不应该取代。
那天晚上他来找我,我告诉他我看见了。
“什么感觉?”他问。
“像小偷。”我说,“偷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他沉默了。我们并排坐在沙发上,谁也没再说话。窗外的天色从深蓝变成墨黑,城市的灯光一盏盏亮起。
后来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他开始找各种借口晚归,周末也要“加班”。我能感觉到他的疲惫——在两个世界之间穿梭,扮演两种角色,这种分裂正在消耗他。有时他会突然走神,我知道他是在想家里的事。而我,则学会了在想要联系他时先想一想:这个时间合适吗?他方便吗?
我们甚至不能正常地吵架。别的情侣吵架,可以冷战,可以冲动地说分手,而我们不行。我们的关系太脆弱,每一次争执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我们都小心翼翼,把不满和委屈咽下去,假装一切都好。
最讽刺的是,在这种不正常的关系里,我们却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亲密。也许是因为知道没有未来,所以格外珍惜当下;也许是因为背负着同样的罪恶感,所以更能理解彼此。在他面前,我可以卸下所有伪装,不用假装是个“好女孩”。而他,也可以暂时放下丈夫和父亲的角色,只是做他自己。
但这种亲密是有毒的,像裹着糖衣的砒霜。每一次甜蜜的瞬间,背后都站着三个模糊的影子——他的妻子,他的女儿,还有那个本该拥有正常恋爱的我自己。
去年冬天,他女儿生病住院。那一个星期,我几乎没怎么见到他。偶尔通电话,能听出他声音里的疲惫和焦虑。他说孩子得的是肺炎,高烧不退,他和妻子轮流在医院守夜。
我买了水果和玩具,走到医院楼下,却不敢上去。最后把东西寄存在护士站,留了个假名字。走出医院时,天空飘起了小雪,我站在街边,看着住院部那些亮着灯的窗户,不知道哪一扇后面躺着那个素未谋面却已经深深影响了我生活的小女孩。
那天晚上我做了个决定,要结束这一切。我收拾了他留在我这里的所有东西——一件衬衫、几本书、他爱用的那款洗发水。打包的时候,每一件物品都像在嘲笑我的徒劳。
他来了,看见那个纸箱,什么都没说,只是坐下来,双手捂住了脸。我等着他哭,或者发脾气,但他没有。他就那样静静地坐了十分钟,然后站起来走了,没有带走那个箱子。
我以为这就是结束了。可三天后,他又出现了,眼睛通红,胡子拉碴,说:“我试过了,真的试过了。”
我们抱在一起,像两个溺水的人抓住最后一根浮木。那一刻我明白了,有些羁绊一旦形成,想要斩断需要的力量远超我们的想象。
现在,我们还在继续着这段关系,像在走钢丝,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掉下去。我知道有一天这一切都会结束,可能是他选择回归家庭,可能是我终于攒够了离开的勇气,也可能是真相大白,所有人一起面对残局。
朋友说我在浪费青春,我说我知道。但你知道吗?这段感情就像明知会醒却依然在做的一场梦。在梦里,我们都是完整的、真实的,可以暂时忘记道德、责任和所有应该与不应该。
也许有一天,当我真的走出来,回头看这段经历,会觉得自己愚蠢又自私。但此刻,在这个深夜,听着身边他均匀的呼吸声,感受着他手心的温度,我依然无法说服自己放手。
这段感情伤害了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可就像飞蛾扑火,明知道会烧伤,还是忍不住要靠近那一点光和热。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吧,明知道是错的路,却还是要走一程,只是为了看看沿途的风景,只是为了在多年后的某个午后,不会因为当初的怯懦而后悔。
天快亮了,新的一天又要开始。他又要回到他的世界,而我,将继续在我的世界里等待。这样的循环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但至少在这一刻,我们还在彼此的生命里,这就够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八亿典藏文章 »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不排除杜撰可能,仅可一观。
八亿典藏文章
热门排行
阅读 (96)
1曾共看的日落,成单人余晖阅读 (92)
2明知没有结果 可心疼还在继续阅读 (86)
3市场调研助理: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86)
4恋爱时的细心照顾,婚后的粗心忽略阅读 (84)
5他的微信朋友圈有陌生女生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