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动念做手账,是因为外孙女。小家伙刚上幼儿园,女儿拿回一本她的成长手册,里面贴着照片,画着歪歪扭扭的太阳,旁边还有老师写的稚气评语。我翻着翻着,心里一动。我这大半辈子,忙工作,忙家庭,忙老人孩子,日子像流水一样哗啦啦地过去,留下什么了?除了一脑子杂事,几张老照片,好像什么都没剩下。我就想,我也给自己弄个本子吧,不图别的,就当是个记事儿的小账本,把流水账记下来,兴许就能把日子攥得紧一点。
我的第一本手账,可真叫一个“惨不忍睹”。就是个普通的横线笔记本,我拿着圆珠笔,一行一行,写得密密麻麻:“今日买菜,猪肉二十八块五。”“下雨,收衣服。”“晚上跟老张通电话十分钟。”干巴巴的,像工作报告。有时候心烦,还会写上几句牢骚话。本子里还胡乱贴着超市小票、过期药方,胶水抹得东一坨西一块,皱皱巴巴。女儿回来看见了,笑着说:“妈,您这记的是苦情账吧?”我自己回头翻翻,都忍不住乐,确实,又乱又丑,还透着一股子怨气。
转机是在一个周末。我去文具店给外孙女买水彩笔,鬼使神差地,走到了一排手账用品前。那一瞬间,我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原来本子有那么多种,有的纸张厚实,有的带着暗格。还有那么多五颜六色的胶带,印着花草、星辰、小动物,一卷卷,像缩微的画卷。那一整排按颜色排列的笔,比我这辈子用过的笔加起来还多。我小心翼翼地摸了摸一卷印着淡紫色小花的胶带,心里某个地方,好像被轻轻触动了。我买下了一本稍微好点的方格本,几卷最基础的胶带,和一支灰色的水性笔。
东西是买回来了,可怎么用,我是一窍不通。一开始,我还是老样子,写几句流水账,然后看着大片空白发呆。后来,我试着在那“今日晴”旁边,用胶带贴了个歪歪的小太阳。又在那“栀子花开了”下面,用绿色笔画了几片叶子。就这么一点点,本子上开始有了颜色。我开始留意身边的东西了。喝完的茶包,那片印着商标的小纸片,被我小心地剪下来,贴在本子一角。看完的电影票根,公园里捡到的一片形状好看的银杏叶,都成了我本子里的“藏品”。我不再只是记录事件,开始记录那一刻的“证据”。
真正的变化,是从学习排版开始的。起初我的页面还是乱,东西一多,就又回到杂乱无章的老路。我不好意思问年轻人,就自己上网搜。那可真是一片新大陆!我看到那些手账达人分享的页面,有的简洁利落,有的繁复精美。我像个老学生,戴着老花镜,在手机屏幕上一遍遍地看,用手指放大,研究人家是怎么安排文字和图案的。我明白了什么叫“留白”,什么叫“视觉引导”。我开始用铅笔先在页面上轻轻打格分区,哪里写文字,哪里贴图案,心里先有个谱。我学会了用同色系的笔和胶带,让页面看起来和谐。这个过程,不像学习,更像是一种小心翼翼的“布局”,把我一天里零碎的、美好的瞬间,妥帖地安放在方寸之间。
记得有一次,老伴生病住院。那半个月,我医院家里两头跑,身心俱疲。但在每晚陪夜的间隙,我总会掏出那个小本子。我没有写“今天很累,很担心”,我只是贴上了医院窗台上那盆绿萝的照片,在旁边用绿色的笔写了“生命顽强”四个字;我贴上了老伴睡着后安稳的侧脸剪影(我用手机拍了照打印出来的),在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代表安心的符号。那段时间的手账,颜色是沉静的,布局是安稳的,它没有放大我的焦虑,反而像是一个沉默的伙伴,陪我梳理情绪,把那些艰难的日子,也打理得有了条理和温度。
现在,我做手账已经快三年了。回头看看,那个杂乱无章的“苦情账”早已不见踪影。我的手账变得越来越精致,但这份“精致”,不在于用了多贵的胶带或多高超的技巧,而在于它真正成了我生活的映照。春天,我会用樱花和嫩绿的胶带;夏天,是西瓜和汽水图案;秋天,贴满落叶和丰收的果实;冬天,则是雪花和温暖的咖啡杯。我会把和老伴散步时看到的夕阳画下来(画得不像,但意思到了),会把女儿一句暖心的话用漂亮的字体写在显眼的位置。
这小小的本子,教会我的,远不止是排版和粘贴。它让我这个五十四岁才开始学习新东西的老太婆,重新拥有了对生活的“凝视”能力。我不再让日子浑浑噩噩地溜走,我开始主动地去发现、捕捉、留存那些微小的闪光。它让我相信,无论什么年纪,我们都可以选择如何安放自己的时间和记忆。把杂乱抚平,将琐碎拼贴成诗,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创造。
我的书架上,如今整齐地排列着十几本手账。它们是我五十四岁之后的人生,是比任何相册都更丰富、更细腻的“我”的编年史。有时候,外孙女会跑来,趴在我膝头,一页一页地翻看。她会指着某页问:“外婆,这个小饼干为什么贴在这里呀?”我就能给她讲一个那天下午,关于阳光、茶香和一点小点心的完整故事。
你看,生活从来不是一张白纸。五十四岁那年,我拿起笔和胶带,开始学着,为自己的人生,做一本最精致、最独特的手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八亿典藏文章 »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不排除杜撰可能,仅可一观。
八亿典藏文章
热门排行
阅读 (64)
1曾共看的日落,成单人余晖阅读 (64)
2市场调研助理: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60)
3明知没有结果 可心疼还在继续阅读 (54)
4在跨境电商做选品: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53)
5面包厂工人: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