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消息,我收过太多次了。
当初我们说好要一起把这家小小的烘焙店做起来。他是我表弟,刚从外地回来,说想安定下来做点事。我拿出了全部积蓄,还跟银行贷了款。第一个月,我们俩都充满干劲,每天凌晨四点就来和面,晚上十点才关门。他负责外场销售,我负责后厨制作,配合得挺好。
变化是从第三个月开始的。
那天早上七点,他第一次迟到。我一个人开了店门,烤好了第一批面包,应付了早高峰的顾客。他九点半才来,说睡过头了。我没说什么,毕竟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
可这“不小心”成了常态。
后来,他开始找各种理由:堵车、闹钟坏了、家里有事。再后来,连理由都懒得找了,直接说“晚点到”。这个“晚点”,有时候是中午,有时候是下午,有时候干脆不来。
而我呢?两年了,除了生病躺倒那三天,我每天雷打不动五点前到店。揉面、发酵、烘烤、装饰,每一个环节都认真对待。我们的面包渐渐有了口碑,老顾客都说能吃出用心。这份用心,是因为我把每个面包都当成自己的孩子。
最让我难过的是上次中秋节。
我们接了个企业订单,要做八百个月饼。提前一周我就开始准备馅料,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他答应得好好的,说最后两天一定来帮忙。可到了最关键那天,他发来一张在KTV的照片:“姐,大学同学聚会,推不掉。”
那晚我一个人在店里做到凌晨三点。莲蓉炒得手臂发酸,包月饼包到手指抽筋。烤箱嗡嗡作响,我站在热浪前,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分不清是汗还是泪。
第二天他来了,看见成品还说:“姐,你效率真高,一个人都能搞定。”我当时真想问他:这是我一个人能搞定的事吗?这是被逼得没有退路啊。
小店周年庆那天,我精心策划了活动,准备了小礼物。前一天晚上,我求他早点来帮忙布置。他满口答应:“放心,这次一定。”
结果第二天,我一个人挂彩带、摆展台、准备试吃品。活动十点开始,他十一点半才慢悠悠地出现,手里还拎着刚买的奶茶。
顾客最多的时候,他在角落里刷短视频,笑声不时传来。有顾客要买他没听清,还让人家重复一遍。我这边忙着介绍产品、打包、收银,还要时不时关注烤箱里的面包。
下午两点,人渐渐少了,他突然很积极地说:“姐,我来收拾吧。”我正想他今天怎么转性了,就看见他女朋友从门口走了进来。
原来如此。
上个月对账,我发现他悄悄从收款码里转走了两千块钱。问他,他说:“急用,忘了跟你说。”忘了?就像忘了来上班,忘了承诺,忘了我们当初说好要一起把店做好的决心。
昨天有个老顾客的话让我特别触动。她说:“你们店的面包吃起来不一样,能感觉到做面包的人很用心。”她看着我,“是你做的吧?每次来都看见你在后厨忙,满头大汗的,但笑容特别温暖。”
我笑了笑,没说话。心里却在想:是啊,每一个面包都是我用心做的,可这家店,难道只是我一个人的吗?
昨晚关店后,我独自坐在店里,看着我们开业时的合影。照片上,两个人肩并肩站着,笑得那么灿烂,眼里都是对未来的期待。而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坚守。
我知道,是时候做个决定了。不是要不要继续开店,而是要不要继续这样下去。这家店就像我的孩子,我从无到有把它拉扯大,看着它一步步成长。我不能因为他的敷衍就放弃,但我也不能再这样纵容他的行为了。
明天,我要找他好好谈一次。不是吵架,而是把这两年的委屈和期待都说清楚。如果他愿意改变,我们可以重新开始;如果不行,那也许该各走各的路了。
月光从橱窗照进来,落在刚出炉的面包上,泛着柔和的光。我摸了摸面团,它正在静静地发酵,就像生活,总要在经历过挤压和等待后,才能变得松软可口。
这条路,无论有没有他,我都会认真走下去。因为对我来说,这不只是一家店,这是我选择的生活,是我用每一天的坚持和汗水浇灌的梦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八亿典藏文章 »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不排除杜撰可能,仅可一观。
八亿典藏文章
热门排行
阅读 (64)
1曾共看的日落,成单人余晖阅读 (64)
2市场调研助理: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60)
3明知没有结果 可心疼还在继续阅读 (53)
4在跨境电商做选品: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53)
5面包厂工人: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