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成了我每晚的安眠药。
分手已经九个月了。具体多少天我没算——刻意不去算的,怕数字太具体,具体到让人绝望。朋友们都说时间能治愈一切,可我的时间好像停在了某个节点,再也走不动了。
睡前这段时间最难熬。关了灯,世界安静下来,脑子里就开始放电影。全是她的片段:她煮咖啡时哼的歌,走路时总习惯走在我左边,看书时会无意识地咬笔帽……这些细节像潮水一样涌来,把人淹没。
最开始的那几个月,我试过各种方法:喝酒,听躁动的音乐,数羊,甚至半夜起来做俯卧撑直到筋疲力尽。都没用。身体累极了,脑子却清醒得可怕。后来偶然一次,手机相册滑到她的照片,看着看着,竟然睡着了。从那以后,这就成了我的秘密仪式。
我慢慢摸索出一些“规矩”。不能看太亲密的合影,那样心会揪着疼;不能看她哭的照片,看了会整晚失眠;最好就是这样的单人照,她在做自己的事,笑着,好像很快乐。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她知道我还在靠她的照片入睡,是会难过,还是会觉得我很没出息?
这张银杏叶的照片是我最常看的。我记得那天特别冷,她裹着厚厚的围巾,鼻子冻得红红的。我们要自拍,她非要找光线好的地方,在公园里走了好久。最后在这棵最大的银杏树下,她说这里好,满地金黄。拍的时候有片叶子正好落在她肩上,她没发现。这个瞬间被我定格下来——她笑得特别自然,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开心。那时候我们还好好的,还会为了一片好看的银杏叶高兴半天。
看照片的时候,我会从她的眉毛看到下巴,每一个细节都仔细看一遍。她的左眉梢有颗很小很小的痣,不仔细看看不出来;笑起来右边酒窝比左边深一点;她总说自己的鼻子不够挺,可我觉得刚刚好。看着看着,心跳会慢慢平缓下来,呼吸也变得绵长。好像她还在身边,只是暂时去了另一个房间,马上就会回来。
有一次手机突然死机,打不开了。那个晚上我真的慌了,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翻箱倒柜想找一张她的照片——才发现所有的合影都被我收进了床底的箱子里。最后只好用备用机登录云相册,折腾到凌晨三点。当她的笑脸终于出现在屏幕上时,我长长地舒了口气,像瘾君子终于拿到了解药。那一刻我清楚地意识到,这已经成了一种病态的依赖。
我知道这样不好。心理咨询师说这是“安全毯效应”,把对一个人的依恋转移到了具体物品上。她说我需要建立新的睡眠仪式,慢慢戒掉这个习惯。我试过,真的试过。有次连续七天没有看照片,以为自己快要成功了。可第八天晚上,因为工作上的事特别焦虑,翻来覆去到凌晨两点,手还是不争气地摸向了手机。
点开照片的瞬间,那种熟悉的安全感又回来了。像婴儿被拥入怀抱,像漂泊的船终于靠岸。我在心里骂自己没出息,可又贪恋这片刻的安宁。
最近我开始注意到一些变化。看照片的时间变短了,有时候刚点开没多久就有了睡意。而且不再每晚都需要,偶尔特别累的时候,倒头就睡,第二天早上才想起昨晚忘了看照片。这种进步很小,小到几乎察觉不到,但确实在发生。
昨晚我又看了那张银杏叶的照片,看着看着突然想:明年的秋天,银杏叶还会这样金黄吗?她会在哪棵树下拍照?又会是谁为她按下快门?
这些问题没有答案,我也不需要答案。只是突然明白,有些人在生命里留下印记,不是为了让我们停在原地反复摩挲,而是为了提醒我们曾经那样认真地活过、爱过。
关掉手机,屏幕暗下去。黑暗中,她的笑脸还在视网膜上停留片刻,然后慢慢淡去。我翻了个身,把脸埋进枕头里。窗外有车驶过的声音,远远的,像另一个世界。
晚安。我在心里轻轻说,不知道是对她说,还是对自己。
睡意终于来了,温柔得像潮水漫过沙滩。今夜应该能睡个好觉。至于明天晚上——明天晚上再说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八亿典藏文章 »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不排除杜撰可能,仅可一观。
八亿典藏文章
热门排行
阅读 (98)
1曾共看的日落,成单人余晖阅读 (93)
2明知没有结果 可心疼还在继续阅读 (86)
3市场调研助理: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86)
4恋爱时的细心照顾,婚后的粗心忽略阅读 (84)
5他的微信朋友圈有陌生女生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