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以后可怎么办?我自己也发愁。
改变发生得有点偶然。大四那年,暗恋的学长在朋友圈发了张照片,是甘肃张掖的七彩丹霞,那片绚烂的土地在夕阳下像打翻的调色盘,美得惊心动魄。他在下面写:“有生之年,一定要亲眼看看。” 我心里一动,冒出一个近乎荒唐的念头——我要去那里,然后“偶遇”他。
可甘肃在哪儿?张掖怎么去?对我这个连学校后门都找不到的人来说,这简直像登月一样遥远。但那种懵懂的心动,加上一点年轻人的不服输,让我硬着头皮开始了人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攻略”。
那个过程,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自己又可怜又好笑。我摊开一张巨大的中国地图,用荧光笔把路线标了又擦,擦了又标。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从我们城市到兰州,要坐多久的火车,硬卧多少钱;从兰州到张掖,是坐大巴还是继续火车;到了张掖车站,去景区还有多少公里,坐什么车……我甚至查了那边天气干燥,提醒自己一定要带够面膜;听说昼夜温差大,我把早晚要穿的衣服都列了个清单。
我就像一个即将上战场的士兵,反复清点着我的弹药——那些打印出来的车次表、住宿信息、景点示意图。我把手机地图放大再放大,把丹霞景区里每个观景台的位置都快背下来了。室友看我每天对着电脑念念有词,说我不是去旅行,是去搞科研。
但你知道吗?当我真的踏上那片土地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淹没了我。我按照自己做的攻略,顺利地从火车站找到了预定的青年旅舍;第二天一早,准确无误地坐上了去景区的班车。当我站在最高的观景台上,看着眼前那绵延起伏、色彩斑斓的山峦时,眼泪毫无征兆地掉了下来。不仅仅是因为风景壮美,更是因为——我,一个资深路痴,居然靠自己,精准地抵达了梦想中的远方。
那次当然没有“偶遇”到学长,但这件事带给我的震撼,远比一场无疾而终的暗恋深刻得多。我突然发现,这个世界并非对我关上了大门,我只是还没找到开锁的钥匙。而“做攻略”,就是我的钥匙。
从那以后,我像上了瘾。
我开始去更多的地方。我不再满足于只是“到达”,而是想“更好地体验”。我的攻略越做越细,也越来越有个人风格。比如去西安,我不只查兵马俑怎么去,还会去找那些藏在回民巷深处,只有本地人才去的老字号泡馍店;去苏州,我不只逛拙政园,还会按图索骥,去找那些不收费但充满烟火气的小园林。
我的笔记本变成了宝贝。上面有我用不同颜色笔做的标记:红色是交通换乘,蓝色是美食地址,绿色是值得一逛的小众景点,黄色是注意事项。我学会了用各种地图APP的离线功能,会把重要的地点在出发前全部标上星号。我甚至开始记录感受:哪家青旅的老板娘特别热情,哪条山路傍晚的夕阳最美,在哪个车站门口买的烤红薯特别甜……
这个过程,把我从一个在陌生环境里惊慌失措的小鹿,变成了一个从容的探索者。我知道可能会遇到什么,也知道如何应对。这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给了我巨大的安全感和平静。
转折点是在去稻城亚丁的时候。高原反应让我头晕目眩,每走一步都喘得厉害。按照攻略,我提前吃了红景天,包里备好了巧克力和氧气瓶。就在我坐在路边休息,吸着氧气,看着雪山发呆时,一对老夫妻走过来,爷爷很着急,奶奶的高原反应比我还严重,他们显然没做准备,有点手足无措。我把我备用的氧气瓶给了他们,还告诉他们慢慢走,不要急,前面多远有休息点。
看着他们感激的眼神,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我做的这些功课,不仅仅能帮到自己,也许还能帮到别人。
回来之后,我把自己这次详细的稻城攻略,连同拍的照片、写的随笔,一起发在了一个旅游论坛上。我事无巨细地写了如何应对高反、哪段路最耗体力、哪个角度拍雪山最好看、甚至连“山上厕所条件不好,要有心理准备”这种细节都写了。
没想到,这篇帖子火了。下面跟了上百条回复,“楼主太细心了!”“救了命了,正要去!”“看了你的攻略,心里有底了!”
一种奇妙的成就感在我心里滋生。原来,我的“笨拙”和“仔细”,也能成为照亮别人的一束微光。
于是,我索性开了一个博客,名字就叫“路痴的远方”。我开始系统地分享我的旅行攻略和故事。我写的攻略,可能没有专业旅行家那么高大上,但特别“接地气”。我会告诉你,从地铁哪个口出来最近,哪个标志性建筑物要左转,哪家的店招牌不明显要仔细看。我会提醒你,在哪个城市小偷多,背包要背前面;哪个景点排队时间长,可以带个小板凳……
我不讲太多大道理,就是像和朋友聊天一样,分享我一步步走过的路。奇怪的是,很多人就爱看这个。他们说,我的攻略让他们觉得,旅行不再是一件 daunting(令人畏惧)的事,而是一个可以通过认真准备去实现的梦想。
慢慢地,找我的人越来越多,我的博客有了稳定的读者,后来还有了广告收入。毕业时,当同学们都在为找工作焦头烂额时,我做出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做一名全职旅行博主。
我爸妈觉得我疯了:“旅游能当饭吃?你一个连路都认不清的人?”
我笑着回答:“正因为认不清,我才更懂得怎么把路给别人讲清楚。”
这些年,我靠着做攻略,真的走遍了中国。从冰天雪地的北极村,到温暖如春的海南岛;从繁华现代的上海外滩,到宁静悠远的香格里拉。我的行李箱总是塞得满满的,里面除了行李,还有好几个厚厚的笔记本,那是我最珍贵的财富。
上个月,我回到了我的大学做分享会。台下坐满了年轻的学弟学妹。当我讲完我的故事,一个戴着眼镜的女生怯生生地举手问我:“学姐,我……我也是个路痴,我都不敢一个人出门。我想知道,你是怎么克服这种恐惧的?”
我看着她的眼睛,仿佛看到了很多年前的自己。那个在学校后门迷路,慌张又无助的女孩。
我笑了笑,对她说,也仿佛对过去的自己说:
“我从来没有‘克服’它,我只是学会了和它共处,并且找到了对付它的办法。我们路痴,只是方向感差一点,但这不代表我们不能去看世界。我们只是需要一张更详细的地图,需要付出比别人多一点的准备。”
“你看,”我扬了扬手里厚厚的攻略本,“这就是我的拐杖。靠着它,我哪儿都能去。”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个女生看着我,眼里有了光。
我知道,她听懂了。路痴的世界,并非一片灰暗。只要我们愿意为自己画一张足够详细的地图,同样可以抵达,任何我们想去的远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八亿典藏文章 »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不排除杜撰可能,仅可一观。
八亿典藏文章
热门排行
阅读 (98)
1曾共看的日落,成单人余晖阅读 (93)
2明知没有结果 可心疼还在继续阅读 (86)
3市场调研助理: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86)
4恋爱时的细心照顾,婚后的粗心忽略阅读 (84)
5他的微信朋友圈有陌生女生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