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亿典藏文章八亿典藏文章

从兼职到主业:我把副业做成了核心事业

    那会儿,我还在公司当个小主管,每天朝九晚九,日子像复印机里吐出来的纸,一张张,一模一样。最大的波澜,可能就是项目上线前的加班,或者老板一句模棱两可的评价。稳定,是真的稳定;但心里头那个空落落的感觉,也是真的。

    一切的转折,是一台二手的相机。

    当时也没想太多,就是觉得生活太枯燥了,想找个乐子。周末背着它到处瞎拍,公园里下棋的老头,巷口眯着眼晒太阳的猫,菜市场水灵灵的蔬菜……我把这些照片随手发在豆瓣上,配上几句当时的闲话。没想到,竟慢慢攒了些人气。有人留言说,在我的照片里看到了“生活气”。这个词,让我心头一热。

    后来,有家刚创立的独立杂志私信我,问我愿不愿意给他们供稿,拍一组关于老城区的照片,稿费不多,就几百块。我几乎是颤抖着接下了。那一个星期,我利用所有下班后的时间,穿行在那些即将拆迁的巷弄里,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当杂志印出来,看到自己的名字和照片印在散发着油墨香的铜版纸上时,那种成就感,比我完成一个百万级的项目还要强烈。

    这,就是我的“兼职”开始了。纯粹是出于热爱,像一星小火苗,在按部就班的日常底下,悄悄地燃着。

    慢慢地,找上来的活儿多了起来。一些小店想拍宣传照,几个初创品牌需要产品图。我的业余时间,渐渐被修图、沟通、写拍摄方案填满。白天在公司应付着无穷无尽的会议和KPI,晚上回家,一头扎进自己的小世界。累吗?真累。有时候对着电脑,眼睛都快睁不开了。但心里是满的,是滚烫的。

    矛盾也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最让我煎熬的一次,是一个对我副业来说非常重要的客户,临时要求第二天上午见面,而那天,公司恰好有一个我主持的季度汇报。我根本请不了假。那个晚上,我一边疯狂地修改PPT,一边用手机和客户沟通,感觉自己被活生生劈成了两半。汇报勉强过关,但客户那边,因为没能及时深入地沟通,最后遗憾地没能合作。

    那天夜里,我坐在没开灯的客厅,问自己:我到底在干什么?这种两头不靠岸的感觉,太折磨人了。那簇小火苗,已经不甘心只在角落里闪烁,它想烧得更旺,可现实却像一堵厚厚的墙。

    真正推了我一把的,是身体发出的警报。长期的过度劳累,让我在一次出差回来后,直接病倒了,高烧不退。躺在病床上,看着惨白的天花板,我忽然特别害怕。我怕我的人生,就这样在PPT和药片中滑过去了。我那份小心翼翼守护的热爱,难道永远只能是个“备胎”吗?

    病好后,我做了这辈子最大胆的决定:辞职,把所有精力投入到摄影上。

    说出来很潇洒,但接下来的日子,是真难。没了每月固定到账的工资,安全感瞬间被抽空。收入变得极不稳定,这个月可能接到一个大单,下个月可能就颗粒无收。我得自己去拉客户、谈价格、应付各种挑剔和变卦,甚至还得学着开发票、报税。以前在公司,这些都有专门的部门处理,我只需要做好我分内的事就行。

    有段时间,我几乎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看着银行卡里的余额只减不增,那种焦虑,能把人逼疯。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个月,我只收入了三千块,交完房租所剩无几。我坐在简陋的工作室里,啃着面包,问自己:“这就是你要的‘事业’吗?”

    但奇妙的是,也正是这种“一无所有”,逼着我使出了浑身解数。我不能再把自己当成一个“玩票的”,我必须成为一个经营者,一个手艺人,一个能对自己全权负责的人。我开始系统性地研究市场,分析自己的优势,不再有什么活儿接什么活儿,而是有意识地打造自己的风格。我拍的照片,开始有了我自己的名字,而不仅仅是“客户要的样子”。

    转机出现在我坚持了快一年的时候。因为我之前积累的一些作品口碑不错,一家我一直很喜欢的文创品牌找到了我,希望我能为他们新一季的产品进行整体的视觉策划。那是一个非常大的项目,从创意到执行,周期长达三个月。我投入了全部的心血,几乎是不计成本地想要把它做到完美。

    项目发布后,效果出奇地好。不仅客户非常满意,在业内也引起了不少关注。仿佛一夜之间,我的“事业”迎来了一个爆发期,找上门的合作都是我之前不敢想象的优质项目。我这才明白,之前所有的挣扎和坚持,都是在为这一刻蓄力。

    如今,我有了自己的小工作室,虽然规模不大,但每一步都走得踏实。回头看这段从兼职到主业的历程,我最大的感触是,这不仅仅是一个职业的转换,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自我重塑。

    在公司上班时,我是一颗螺丝钉,我的价值由职位和薪水定义。而现在,我的价值,由我的作品、我的口碑、我这个人本身来定义。这种完整的、为自己负责的感觉,是之前从未有过的。

    如果说有什么经验之谈,那绝不是空泛的“追随你的热情”。我想说的是,如果你心里也有那么一星小火苗,请先小心翼翼地守护它,用业余时间给它添柴加薪,让它慢慢烧起来。然后,仔细去听你内心的声音,当那份热爱带来的痛苦(比如纠结、比如撕裂感)已经大于快乐时,也许就是改变的信号。

    跳出来单干,不是逃避,而是选择一种更艰难、但也可能更 rewarding 的生活方式。它要求你不仅是专家,还得是商人,是客服,是财务,是你自己的老板和员工。

    这条路不好走,有迷茫,有恐惧,有数不清的夜晚怀疑自己。但当你穿过那片迷雾,回头望去,你会发现,那个曾经在两点一线间徘徊的自己,已经走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旷野。那份你曾视若珍宝的“兼职”,终于长成了支撑你全部人生的核心事业。它不再只是谋生的手段,它就是你的生活,是你用热情和勇气,一点一点,亲手搭建起来的世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八亿典藏文章 »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不排除杜撰可能,仅可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