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上个月的事儿了。我琢磨着给家里换一套新餐具,旧的用了好些年,边边角角都有了磕碰的痕迹。想着生活总得有点新气象,就在网上精挑细选,看中了一套日式风格的陶瓷餐具套装。图片上,碗碟釉色温润,带着淡淡的天青色,边缘还有手绘的竹叶纹路,看着就清爽、雅致。商品详情页用加粗的大字写着“完美品相”、“精工细作”、“无瑕体验”。我反复看了买家秀,一片好评,心里便踏实了,满怀期待地下了单。
等待快递的那几天,心里还真有点小雀跃。想象着用这套漂亮的碗碟盛上饭菜,连普通的家常菜似乎都能增色几分。快递小哥把那个沉甸甸的纸箱递到我手上时,我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拆开了。
一层又一层的泡沫纸,包裹得严严实实。我小心翼翼地拿起第一个碗,对着光一看,心就凉了半截——碗沿上,一道清晰的、大概两厘米长的划痕,像一道伤疤,破坏了整体的光滑。我不甘心,又拿起一个盘子,盘心靠近图案的地方,又发现了几道细密的、像是被什么东西摩擦过的痕迹。我一个一个地检查,心一点点沉下去。八个碗,八个盘子,外加几个小碟子,几乎每一件上都有或深或浅、或长或短的划痕和磨损。有的在明显的位置,有的在侧面,用手摸过去,能清晰地感觉到那种阻碍的毛糙感。这根本不是我想象中温润如玉的新餐具,倒像是用了很久的旧货。
那种感觉,就像你满心欢喜地去迎接一个期待已久的朋友,结果对方却带着一身风尘和疲惫,还挂了彩。失望,真的太失望了。我立刻拍了照片和视频,仔仔细细地把每一处瑕疵都拍清楚,然后联系了商家客服。
客服回得倒是不慢,态度也挺客气。我把我拍的“证据”一股脑发过去,陈述我的不满。我说:“你们这商品描述是‘完美品相’,可我这收到的,没一件是完美的,全是划痕,这算怎么回事?”
那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发过来一段话,那段话我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他说:“亲,非常抱歉给您带来不好的体验了。您购买的这一批,属于我们店铺的‘微瑕品’呢,所以在价格上已经有很大的优惠了哦。这些细微的划痕不影响正常使用的,请您放心。”
“微瑕品”?我愣住了。我赶紧回头去翻商品页面,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每一个字,每一张图,甚至连犄角旮旯的标注都没放过。根本没有!没有任何地方提到这是“微瑕品”、“次品”或者“处理品”!价格也确实就是正常的活动价,并非什么特价清仓。我感觉自己像被愚弄了。
我压着火气回复:“我购买的时候,页面没有任何提示说这是微瑕品。我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用正品的价格,买了一堆有问题的东西。这不合理。”
客服的回复开始变得有点“套路”了。他反复强调“不影响使用”,说“工艺品的特性就是如此”,“陶瓷制品在运输过程中难免有细微磨损”,甚至还说“这种天然的痕迹也是一种独特的美”。
我听着这些话,心里的火苗蹭蹭地往上冒。不影响使用?是,拿来吃饭确实毒不死人。但我买它,图的就是那份精致和完美啊!我买的是餐具,不是“能用就行”的破烂。如果我知道是瑕疵品,哪怕它只卖一块钱,我也不会买。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诚信问题,是我作为一个消费者,没有被尊重的感觉。
那种独特的“美”?我更无法接受了。一道机械造成的、破坏性的划痕,怎么能跟手工制作留下的温润痕迹相提并论?这简直是偷换概念。
我要求退货,并且由他们承担运费。客服开始打太极,说需要我提供更全面的视频,证明是发货前就存在的问题,又说要请示领导,流程很复杂。来回扯皮了好几天,我感觉精疲力尽。为了一套餐具,耗费这么多时间和心情,太不值了。
最后,我直接申请了平台介入。我把所有的聊天记录、商品页面截图(特意圈出了没有标注瑕疵的地方)、以及我拍的详细照片视频全部上传。平台客服处理得还算快,判定商家存在描述不实的问题,支持了我的退货退款申请,运费也由商家出了。
事情虽然解决了,但那种吃了苍蝇的感觉,却留了下来。我把那套“伤痕累累”的餐具重新包好,寄回去的时候,心里空落落的。我不仅仅是在寄回一套碗碟,好像也寄走了那份对网购的、对“全新”事物的信任感。
后来,我还是去本地的实体店,买了一套类似的餐具。价格甚至还贵了一点,但当我亲手摸到那光滑冰凉的釉面,看到灯光下毫无瑕疵的反光时,心里才终于踏实了。
经过这事儿,我算是明白了。网购就像隔着一层纱看东西,图片再美,文案再动人,那层面纱揭掉之前,你永远不知道后面藏的是惊喜还是惊吓。而有些商家,正是利用了这层面纱,玩着文字游戏,把“瑕疵”说成“独特”,把“问题”说成“常态”。我们消费者,能做的就是在下单前把眼睛擦得更亮,把页面看得更仔细,同时,也要敢于为自己受到的不公待遇发声。妥协和沉默,只会让这种不诚信的行为更加肆无忌惮。
那套带划痕的餐具,就像生活给我上的一课,它告诉我,有些美好,看似触手可及,实则隔着无法逾越的鸿沟。而真正的踏实,往往来自于亲手触摸到的那份真实与完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八亿典藏文章 »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不排除杜撰可能,仅可一观。
八亿典藏文章
热门排行
阅读 (41)
1市场调研助理: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27)
2曾共看的日落,成单人余晖阅读 (26)
3扫码领洗发水,收到后是小瓶装阅读 (25)
4在跨境电商做选品: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25)
5面包厂工人: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