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不到十平米的出租屋里,窗外是城中村乱拉的电线,桌上放着的是第十次被否决的方案。电脑屏幕的光刺得眼睛生疼,我甚至没有力气去难过。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房东催缴房租的信息。我数了数钱包里最后的二百块钱,连吃一顿像样的晚饭都成了奢侈。
这是我来到这座城市的第三年。从一所普通大学毕业,怀揣着成为设计师的梦想,拖着行李箱就来了。还记得第一次站在高端写字楼下面向上望,玻璃幕墙反射着阳光,刺得我睁不开眼。那一刻我在想,总有一天,我会在这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可现实总是擅长打脸。
第一次失败是面试。我精心准备了作品集,却连初试都没过。面试官甚至没抬头看我一眼,只是翻着我的简历说:“我们需要的是有经验的设计师。”
第二次失败是入职后的第一个项目。我熬了三个通宵做的设计方案,被总监当着全组人的面扔进垃圾桶。“这种东西也敢拿出来?”他的声音至今还在我耳边回响。
第三次、第四次……每一次失败的原因都不一样。有时候是客户临时变卦,有时候是创意不够新颖,有时候甚至只是因为“感觉不对”。最惨的一次,我负责的一个大项目在最后关头被竞争对手抢走,公司损失惨重。那天下午,总监把我叫进办公室,什么都没说,只是递给我一张辞退通知书。
我抱着纸箱走出写字楼,天空下着雨。雨水混着泪水流进嘴里,又苦又涩。
那段时间,我几乎要放弃了。每天躺在出租屋的床上,看着天花板发呆。手机里是母亲发来的消息:“不行就回家吧,爸妈养你。”我咬着牙回复:“我很好,工作很顺利。”
我不能回去。不是因为多么远大的理想,只是不甘心。不甘心就这样认输,不甘心让那些看不起我的人得意,更不甘心对不起三年前那个满怀希望的自己。
第七次失败后,我生了一场大病。高烧四十度,一个人去医院打点滴。看着药液一滴一滴流进血管,我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失败从来不是终点,放弃才是。
病好后,我做了两件事:第一,我去了一家小设计公司,从最基础的活儿干起;第二,我报了一个设计培训班,每周三个晚上雷打不动地去上课。
那段时间真的很苦。白天上班,晚上上课,周末还要做作业。经常凌晨两三点才睡,第二天七点又要起床挤地铁。有时候在地铁上站着都能睡着,坐过站是常事。最穷的时候,连续吃了一个月的泡面,闻到泡面味都想吐。
但奇怪的是,内心反而踏实了。因为我知道,这一次,我不是在盲目地碰运气,而是在实实在在地积累。
第九次失败来得出乎意料。那是我独立完成的一个品牌设计,投入了全部心血。客户很满意,就在准备签约的前一天,对方公司倒闭了。消息传来时,我正在修改最后的细节。那一刻,我没有哭,也没有愤怒,只是平静地关掉电脑,去楼下的面馆吃了碗面。
老板看我脸色不好,多给我加了个荷包蛋。“年轻人,没什么过不去的坎儿。”他说。
我吃着那个荷包蛋,眼泪终于掉了下来。不是为自己委屈,而是为这份来自陌生人的温暖。
就这样,我迎来了第十次失败——文章开头的那一幕。那个被否决的方案,是我为新公司做的第一个重要项目。我花了整整两个月调研、构思、修改,自认为已经做到了最好。
可总监说:“不够打动人。”
那天晚上,我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江边。看着对岸的万家灯火,我第一次开始认真思考:为什么我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来?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我?
答案渐渐清晰——不是成功,而是热爱。我热爱设计,热爱把想法变成现实的过程,热爱用视觉语言讲述故事。这份热爱,远比任何一次失败都要强大。
站在江边,我忽然想起了这十次失败教会我的事:第一次失败教会我谦卑;第二次教会我专业的重要性;第三次教会我沟通;第四次教会我坚持;第五次教会我变通;第六次教会我细节;第七次让我看清了自己;第八次让我学会了规划;第九次让我懂得了接纳;而这第十次,它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热爱。
第二天,我做了个大胆的决定。我找到总监,请求再给我一次机会。不是修改,而是推倒重来。
“凭什么?”总监挑眉看我。
“就凭这是我第十一次尝试。”我说,“我知道前十次都失败了,但每一次失败都让我离成功更近一步。”
总监沉默了一会儿,最终点了头。
这一次,我不再想着如何炫技,如何讨好客户,而是回到最初为什么想做设计。我想起了家乡夜晚的星空,想起了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背影,想起了第一次看到优秀设计时那种心跳加速的感觉。
我把所有这些真实的感受都融入了设计里。当最终方案呈现在屏幕上时,总监看了很久很久。
“这次不一样。”他说,“这次,你把自己放进去了。”
方案通过了。不仅通过了,还获得了当年的设计大奖。站在领奖台上,我看着台下的人群,突然意识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不是因为我成功了,而是因为我在无数次失败后,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梦想的执着。
现在的我,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带几个刚毕业的年轻人。每当看到他们因为一次失败而沮丧时,我都会讲起我的十次失败。
“失败不可怕,”我告诉他们,“可怕的是你相信了失败定义的你。”
回望来路,我很感激那十次失败。它们像是十级台阶,虽然坎坷,却一步步把我托举到了今天的高度。如果没有第一次的碰壁,我不会学会谦卑;如果没有第三次的挫折,我不会理解沟通的真谛;如果没有第七次的谷底,我不会看清自己的内心。
生活就是这样,它不会给你你想要的,只会给你你应得的。而所谓“活成想要的样子”,从来不是某个遥远的目的地,而是在每一次跌倒后依然选择爬起的那个瞬间。
如今,我依然会失败,第十一次、第十二次……但我知道,每一次失败都在让我变得更强。就像海明威说的,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如果你也在经历失败,请记住:失败多少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愿意站起来多少次。只要还能站起来,你就还没有输。而当你终于穿越了那片黑暗,回望来时路,你会感谢那些跌倒的痕迹——它们不是伤疤,而是勋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八亿典藏文章 »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不排除杜撰可能,仅可一观。
八亿典藏文章
热门排行
阅读 (64)
1曾共看的日落,成单人余晖阅读 (64)
2市场调研助理: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60)
3明知没有结果 可心疼还在继续阅读 (53)
4在跨境电商做选品: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53)
5面包厂工人: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