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亿典藏文章八亿典藏文章

他喜欢的歌我都下载到歌单里

    这事儿得从去年冬天说起。那天我正整理手机里的歌单,突然发现一个很久没打开的文件夹——里面全是他爱听的歌。

    我们分开两年了,这些歌却一直安静地躺在那里。

    第一个加入歌单的是Coldplay的《Yellow》。记得那是我们刚在一起不久,开车去海边的路上,他突然把音乐调大:“你听这段前奏。”吉他声像星星一颗颗亮起来,他跟着轻轻哼唱,右手还在方向盘上打拍子。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喜欢这首歌,他想了想说:“大学最穷的时候,只能用MP3听歌,这首陪我熬过很多夜晚。”后来每次听到“Look at the stars, look how they shine for you”,我都会想起那个海风咸湿的夜晚,他眼睛里有比星星还亮的光。

    他是个念旧的人,喜欢的歌也带着时光的痕迹。李宗盛的《山丘》下载时,我特意选了live版,能听见观众的欢呼和吉他弦的震动。有段时间他工作不顺,每晚都在书房循环这首歌。“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他苦笑着说这写的不就是他嘛。但听到“还未如愿见着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丢”,他又会振作起来:“老李说得对,不能还没战斗就投降。”那些他加班到凌晨的日子,这首歌就像老朋友陪着他,也陪着我。

    最让我费解的是他居然喜欢《Opera 2》。第一次听他跟着Vitas的海豚音瞎吼,我笑得直不起腰。他说这是他的减压神曲,心情不好就吼两嗓子。后来我才明白,他喜欢的不是歌本身,而是那种可以毫无顾忌释放情绪的自由。有次他母亲生病,他在阳台单曲循环这首歌,声音开得很小,但我知道他在哭。那之后,每次听到那段标志性的高音,我的心都会微微发紧。

    整理这些歌时,我发现它们像他的人生地图。陈奕迅是香港留学时的记忆,周杰伦是初恋的印记,朴树代表北漂岁月,Queen是他看的第一场演唱会。有次我问他,为什么歌单里没有特别欢快的歌?他愣了一下,然后笑了:“可能因为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不是用来庆祝的吧。”

    最让我心疼的是一首很小众的民谣《九月》。他很少提家里的事,直到某天深夜,他听着这首歌突然说:“这句‘妈妈,我长大了’……我妈走的时候,我也这么说过。”那时我才知道,他母亲在他高中时因病去世。从此每次听到这首歌,我都会想象一个少年在九月午后,突然长大的模样。

    分手后,我有无数次想删掉这个歌单。可手指悬在删除键上,却始终按不下去。这些歌成了我们之间最后的联系——通过他爱的旋律,我仿佛还能触摸到那个熟悉的灵魂。

    现在,这个歌单有127首歌。从我们一起看的第一场电影主题曲,到他洗澡时最爱哼的流行歌;从他在KTV永远唱不上去的高音作品,到我们吵架后他默默听的纯音乐。每首歌都像一块拼图,拼出我不曾完全了解的他。

    上个月,我偶然在咖啡馆听到我们都很喜欢的那首《Perfect》。旋律响起的瞬间,眼泪毫无预兆地流下来。不是因为想念,而是突然明白:爱一个人,就是愿意去理解他热爱的一切,包括那些与我们无关的过往,那些我们无法分担的伤痛。

    歌单还在那里。有时深夜失眠,我会随机播放。当熟悉的旋律在黑暗中流淌,我不再觉得悲伤。这些他爱过的歌,像星星一样照亮过我生命的一段旅程。而保留这个歌单,或许是我能给他的最安静的温柔——谢谢你,曾经让我通过这些歌,抵达过你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也许有一天,当这些歌不再让我想起你,而是变成普通旋律时,我就会知道,我们真的好好告别过了。但在此之前,就让它们先留着吧。毕竟,它们曾经那么认真地,被一个人爱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八亿典藏文章 »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不排除杜撰可能,仅可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