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还能帮我找资料吗?”
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响起。我抬头,看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站在台前,雨水顺着他的旧伞尖滴落,在瓷砖上形成一小片水渍。他的眼镜片上蒙着水汽,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磨损严重的帆布包。
“当然可以,请坐。”我把已经推开的椅子又拉回原位,“您需要哪方面的资料?”
老人小心地坐下,从帆布包里取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翻到做了标记的一页。“我在写一本关于本地传统手工艺的书,想找一些关于‘竹编技艺传承’的学术论文,特别是关于我们这一带特色的那种六角眼编法。”
我点点头,开始在数据库里输入关键词。屏幕上跳出几十篇相关论文,我侧身让老人能看到屏幕,“您看这些标题,有特别感兴趣的吗?”
他凑近屏幕,眯着眼睛看了好一会儿,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姑娘,我眼睛不太好,这些小字看不太清……而且,我不太会用这些电子东西。”
那一刻,我注意到他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手写字体,每一页都写得工工整整,有些页面还贴着从报纸上剪下来的小图片。
“没关系,我帮您把相关的论文都找出来,您可以慢慢看。”我重新调整了字体大小,一篇一篇地点开,“这篇是浙江大学的博士论文,专门研究江南竹编;这篇是民间艺术期刊上的,有详细的工艺图解;还有这篇……”
我一边操作,一边观察老人的反应。当他看到某篇论文的摘要时,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对对对,就是这个!六角眼编法!”
找到他真正需要的那篇核心文献后,我发现它只提供了摘要,全文需要馆际传递。我向他解释了情况,问他是否愿意等待一两天。
“等多久都行,等多久都行。”老人连连点头,眼神里满是期待,“我找这个资料找了好几个月了,问过好几个地方都说没有。”
帮他提交了文献传递申请后,我顺手检索了该作者的其他论文,果然找到了两篇相关的后续研究。老人激动得手都有些颤抖,坚持要把所有论文标题和作者都抄录下来。
“太感谢你了,真的太感谢了。”他一遍遍地说着,小心地把记录好的纸张夹进笔记本里。
我以为这就是一次普通的咨询,直到两周后,我又在咨询台看到了这位老人。
“姑娘,你还记得我吗?”他笑着问,这次精神状态明显好了很多,“你帮我找到的那些资料太有用了,我对照着它们,又找到了更多相关内容。”
他打开帆布包,拿出几页复印的资料:“这是我根据你教的检索方法,在省图找到的,想着也许对你以后帮助其他读者有用。”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所做的不仅仅是找几篇论文那么简单。
后来,老人成了图书馆的常客。我教他如何使用数据库的高级检索功能,如何通过参考文献追溯更多资料,他则与我分享他几十年研究手工艺的心得。有时他会带来几个自家种的橘子,或是一包花生糖,硬要塞给我。
“我女儿在国外,一年也见不到几次。”有一次,他轻声说道,“来图书馆和你说说话,感觉自己还没被这个时代落下太多。”
半年后的一个下午,他兴冲冲地来到图书馆,手里拿着一本刚出版的新书——《渐逝的竹影:江南竹编技艺研究》。
“送给你。”他在扉页上工工整整地写下:“致图书馆的小王老师,没有你的帮助,这本书无法完成。”
我摩挲着光滑的封面,眼睛湿润了。那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我亲眼看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
这件事改变了我对参考咨询工作的理解。我开始更加留意每位读者背后的故事。
去年冬天,一位母亲带着患自闭症的儿子来图书馆。孩子已经休学两年,她希望能找到关于自闭症青少年教育的论文,帮助孩子继续学习。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不仅找到了相关研究,还联系了本地的自闭症家长互助会。三个月后,那位母亲告诉我,孩子已经开始在特教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简单技能。“你给的那些论文,让我明白了该怎么帮助他。”她说。
还有一位大四学生,在毕业论文答辩前一周,发现自己的研究方向与一篇新发表的论文高度重合,几乎崩溃地来到咨询台。我陪她重新梳理思路,调整论文框架,找到可以区别于此研究的创新点。最终她的论文获得了优秀评价。毕业后她给我寄来一张明信片:“谢谢你在我最无助时给予的帮助,那不仅是学术上的指导,更是精神上的支持。”
这些经历让我明白,参考咨询员的工作看似平凡,却连接着知识与人心。我们提供的不仅是文献线索,更是希望、方向和陪伴。
现在,每当有新同事加入,我都会和他们分享这些故事。我会告诉他们,那个坐在咨询台前紧张的大一新生,可能正为第一次学术论文而焦虑;那位反复询问同一主题资料的中年教师,可能在为职称评定而努力;那些行色匆匆的研究生,他们的毕业论文关系着未来的道路。
我们的工作,就是成为他们学术道路上的同行者,用专业和能力,为他们在信息的海洋中点亮一盏灯。
雨停了,夕阳透过窗户洒在咨询台上。我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出门前,我回头看了一眼那个熟悉的咨询台——明天,又会有新的读者,带着新的问题来到这里。而我,依然会坐在这里, ready to help。
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场温暖的相遇。在知识与需求之间,在困惑与答案之间,我们搭建起一座桥梁——这或许就是参考咨询员最动人的价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八亿典藏文章 »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不排除杜撰可能,仅可一观。
八亿典藏文章
热门排行
阅读 (96)
1曾共看的日落,成单人余晖阅读 (92)
2明知没有结果 可心疼还在继续阅读 (86)
3市场调研助理: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86)
4恋爱时的细心照顾,婚后的粗心忽略阅读 (84)
5他的微信朋友圈有陌生女生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