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开会,领导表扬小王方案做得细致,我坐在下面,手指不自觉地抠着笔记本边缘。散会后,我故意走得很快,他追上来问:“李哥,有个数据想跟你请教一下。”我头也不回:“现在没空。”那句话甩出去,我自己都愣了——我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
那天晚上加班到十点,办公室只剩我们俩。他忽然说:“李哥,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我僵在那里,他接着说:“我刚来,很多事不懂,特别希望有人带带我。你经验丰富,我真心想跟你学。”
他说话时眼睛很真诚。我突然意识到,这些日子我把他当成了假想敌,可他根本没想跟我争什么。那个瞬间特别羞愧——我把竞争想窄了。
从那天起,我决定换种方式。既然躲不开竞争,那就让竞争变得健康起来。
我开始主动和他分享经验。比如做市场分析报告,我把积累了多年的模板发给他:“这个框架好用,你试试。”他如获至宝,第二天就做出了更漂亮的报告。奇怪的是,看着他进步,我反而挺高兴。
他也投桃报李。有次我为一个数据模型头疼,他悄悄发来个链接:“这个开源工具可能有用。”果然帮了大忙。我们慢慢形成了默契——不是互相提防,而是互相补台。
最让我触动的是年中竞标。领导让我们各做一个方案,择优选用。换作以前,我肯定藏着掖着,生怕他学去什么。但这次,我主动说:“咱们先各自想想,三天后交流一下思路?”
那三天,我把自己关在会议室里反复推敲。交流时,他先讲了想法——很新颖,但落地性弱。我的是偏保守。讨论了两个小时,火花四溅。最后他说:“李哥,要不我们把两个方案融合一下?用你的框架打底,加入我的创意点。”
结果你知道怎样?我们拿下了那个八百多万的单子,是公司今年最大的项目。庆功宴上,领导特别表扬了我们“强强联合”。我和小王相视一笑,那种成就感,比一个人拿下项目强烈多了。
现在我们已经成了最佳搭档。他负责天马行空的创意,我负责稳妥落地的执行。上周我们还一起做了个分享会,题目就叫《竞争让我们变得更好》。
我慢慢明白,良性的竞争不是要把别人比下去,而是通过和别人比拼,把自己变得更好。就像跑步,一个人跑容易懈怠,有个水平相当的伙伴在旁边,反而能跑出更好的成绩。
上个月绩效评估,我和小王的评分并列部门第一。领导开玩笑说我们是“双子星”。说实话,如果是一年前,我可能会想办法压他一头。但现在我觉得这样挺好——我们都在进步,公司也受益,三赢。
前几天带新人,他们问起办公室竞争的事。我说:“别把同事当对手,要把他们当队友。你们在同一个队里,只不过有时需要比一比谁的状态更好。状态好的带动状态差的,整个团队就前进了。”
昨天小王跑来跟我说,有家竞争对手公司来挖他,开价高30%。我心里咯噔一下,但还是很镇定地问:“你怎么想?”他笑了:“李哥,我拒了。我觉得在这里,有个能互相促进的伙伴,比那30%重要。”
那一刻,我突然特别感慨。这一年多,我们从最初的暗自较劲,到后来的互相扶持,再到现在的彼此成就。这种良性竞争,不仅让工作更有干劲,还让我交到了一个真朋友。
现在每天上班,看见小王在对面工位,我会想:今天要再加把劲,可不能被他比下去。但这种想法很轻松,甚至带着点期待。就像打乒乓球,遇到个好对手,你来我往特别过瘾,输赢反而在其次了。
其实职场就像一场马拉松,不是要和谁拼个你死我活,而是找到自己的节奏,和身边的人互相鼓励着往前跑。当你把目光从“打败别人”转移到“超越自己”时,你会发现,竞争也可以很温暖。
对了,下周我们部门又要来个新人。我和小王已经商量好了,这次我们要一起带她,把这种良性竞争的氛围传递下去。毕竟,一个人的优秀不算什么,能带动一群人一起优秀,那才真叫本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八亿典藏文章 »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不排除杜撰可能,仅可一观。
八亿典藏文章
热门排行
阅读 (98)
1曾共看的日落,成单人余晖阅读 (93)
2明知没有结果 可心疼还在继续阅读 (86)
3市场调研助理: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86)
4恋爱时的细心照顾,婚后的粗心忽略阅读 (84)
5他的微信朋友圈有陌生女生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