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林远,名字听着就挺远的。我们在一起三年,分分合合好几次。最后一次他离开时说:“等我稳定下来就回来娶你。”说这话时是冬天,他呵出的白气在空气里很快散掉,像一句来不及实现的诺言。
头几个月,我真是在等他。手机一响就抓起来看,微信提示音设成特别的,连睡觉都放在枕头底下。朋友劝我别太认真,我说他不是那种随便承诺的人。可时间一天天过去,他的消息越来越少,从每天联系变成每周,然后是一个月,最后彻底安静了。
大概半年后的某个傍晚,我照例在阳台站着,突然意识到自己等的已经不是他了。我等的是那个“稳定下来就回来娶你”的将来,等的是他承诺里的那种生活——有稳定的家,朝夕相处的温暖,再也不用担心谁会离开。这个承诺像悬在眼前的胡萝卜,让我这头驴不停地往前走,即使牵绳子的人早已松了手。
我开始在周末整理房间,把我们的合影收进箱子底层,把他忘在这儿的衬衫送给旧衣回收。做这些时很平静,没有哭。妈妈小心翼翼地说:“放下就好。”我心想,这不是放下,是腾出地方给别的。至于是什么,我也说不上来。
又过了一年,朋友告诉我林远结婚了,在另一个城市。消息来得突然,我正泡着茶,水壶咕嘟咕嘟响。我“哦”了一声,继续往茶杯里注水。那天晚上我还是去了阳台,六点半,准时得很。老槐树还在,只是叶子比去年又密了些。我站在那里,突然就笑了——原来我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早就不指望他回来了。我等的是那个承诺自己能够实现,像等一个奇迹。
去年春天,我搬了家。新公寓没有阳台,但有扇很大的落地窗。我还是喜欢在傍晚站在那里,看天色由蓝转灰,看楼下的路灯一盏盏亮起来。不同的是,我不再等谁了。
有天整理旧物,翻出他写的一封信。字迹已经模糊,但那句话还在:“等我稳定下来就回来娶你。”我把信纸对着光看,透过薄薄的纸张能看见窗外的天空。那一刻我明白了,我等的一直是那个永远不会到来的未来——不是和他的未来,而是承诺本身实现的时刻。就像孩子等永远不会来的圣诞老人,明知是假的,还是愿意在袜子里放块巧克力。
这世上最磨人的,就是这种悬而未决的状态。分手干脆利落,痛一阵子也就过去了。可一个未兑现的承诺不同,它让你始终留着一线希望,像门缝里透进来的光,虽然微弱,却告诉你外面是亮的。你等啊等,等到后来,开门已经不是要看外面有没有光,而是要亲手把这道缝关上。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她说:“你这些年好像一直在等什么。”我想了想,没说话。有些事说出来别人也不懂,就像你跟没养过宠物的人描述失去宠物的感觉,他们只能理解表面那层。
其实每个人心里大概都有这样的承诺吧。可能是别人给的,也可能是自己许下的。等一份永远不来的录取通知书,等一个永远不会回头的人,等一句永远不会说出口的道歉。我们等的不是那个具体的东西,而是它背后代表的可能——生活或许会不一样的微小可能。
昨天傍晚,我泡了杯茶站在窗前。楼下有对年轻人在告别,女孩说:“你答应我的,一定要做到。”男孩使劲点头。我看着他们,像看一场很熟悉的电影。茶有点烫手,我慢慢喝着,直到天空完全黑下来。
我等的一直是那个承诺自己会活过来,会变成真的。像等一颗被许诺会开花的石头,等一滴被保证会倒流的雨水。现在我不等了,不是因为失望,而是终于明白——有些承诺生来就是不会兑现的,它们的意义不在于实现,而在于曾经被相信。就像夜空中的星星,大多数我们看见的光,是星星早已熄灭后还在路上行走的光。那承诺也是,早在说出口的那一刻就已经死了,只是它的光,走了这么远的路,现在才走到尽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八亿典藏文章 »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不排除杜撰可能,仅可一观。
八亿典藏文章
热门排行
阅读 (96)
1曾共看的日落,成单人余晖阅读 (92)
2明知没有结果 可心疼还在继续阅读 (86)
3市场调研助理: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86)
4恋爱时的细心照顾,婚后的粗心忽略阅读 (84)
5他的微信朋友圈有陌生女生的分享